公共場所預防性消毒辦法:
1.空氣消毒首選方式為自然通風:無條件的可采取機械通風方式,每天至少一次不低于30分鐘;在關閉門窗、無人、密閉情況下,用0.2%過氧乙酸溶液或500mg/L濃度84消毒液,按照10ml/m3用量進行噴霧消毒,密閉作用60分鐘后開窗通風,消毒順序:先上后下,先左后右依次進行噴灑。
2.公共場所和學校的環境物體表面消毒:①以清潔為主,加強通風,保持環境衛生。②門窗、門把手、電梯扶手、衛生潔具、水龍頭和收銀臺等人員經常接觸的部位用500mg/L濃度84消毒液或0.1%濃度的過氧乙酸擦拭物體表面,作用30分鐘后,用清水擦拭方式定期進行消毒。③公共場所和學校應有洗手設施或者手消毒劑,相關人員應及時洗手,必要時使用免洗型手消毒劑進行消毒。
3.空調系統:分體式空調空氣濾網每周要在500mg/L濃度84消毒液浸泡30分鐘;中央空調定期請專業人員進行消毒,疑似和確診病例出現后,應立即關閉通風系統,在采取有效的清洗消毒措施后方可重新運行。
4.機關、賓館和旅店:柜臺、桌椅、水龍頭和衛生潔具用0.1%過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氯含量為500mg/L濃度的84消毒劑擦拭或噴灑消毒,作用30分鐘后再用清水擦拭,每日至少一次;電梯內側壁、按鍵和扶手用75%乙醇擦拭消毒,使用頻繁時要增加擦拭次數。
5.交通工具:公交車、長途大巴車等交通工具,車門、車身內壁、司機方向盤、乘客扶手、座椅、拉手等部位要用0.1%過氧乙酸溶液或含氯消毒液的抹布勤擦拭,每天至少一次;私家車輛搭乘其他人員后參考進行消毒。
6.家庭消毒:在傳染病流行期間,應注意家人個人衛生和環境衛生。包括勤洗手、洗澡、勤換洗衣物、勤晾曬被褥,每天開窗通風至少1次,每次不少于30分鐘;家庭地面和桌、椅、床、柜、門把手等各種物體表面應做好衛生清潔;家庭成員回家后應及時洗手、更衣,有客來訪后,對相關物品進行清潔處理,必要時進行消毒;用500mg/L濃度的84消毒劑或0.1%過氧乙酸溶液消毒。
7.手消毒:用肥皂或抗菌洗手液和流動水洗手,有條件可用手消毒劑消毒。
8.餐、飲具的消毒:流通蒸汽消毒20分鐘或煮沸消毒15到30分鐘,或用遠紅外線消毒柜,溫度≥125℃,維持15分鐘后,溫度降至40分鐘以下方可使用;用500mg/L濃度的84消毒劑浸泡30分鐘后清水沖洗控干保存備用。
9.居住環境:廚房和居住的房間要經常打掃,采取500mg/L濃度84消毒液擦拭或噴霧,賓館旅館客臥具應用加熱80°以上的清水清洗處理,并勤洗勤換,衛生潔具用500mg/L濃度84消毒液浸泡擦拭,消毒作用30分鐘。
10.辦公室設施的消毒:如鍵盤、鼠標、傳真機、打印機、電話等辦公用品,每周1次用75%的酒精清潔消毒。
11.隔離觀察點消毒:首選自然通風,關閉門窗、無人、密閉條件下,用0.2%過氧乙酸溶液或二氧化氯含量為500mg/L的二氧化氯溶液,按10ml/m3用量進行氣溶膠噴霧消毒,密閉作用60分鐘后開窗通風。
12.垃圾消毒:在傳染病流行期間,公共場所和隔離場所產生的垃圾要及時清運。未清運的垃圾要置于有蓋的桶內,每天用有效氯含量1000mg/L的含氯消毒液噴灑垃圾桶內外表面。按照《醫療廢物垃圾管理辦法》和《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》,對不同垃圾進行分類處理。